蘭花有甚麼''特殊的適應構造''!!!
盡快給我答案
er">
蘭花有甚麼''特殊的適應構造''!!!
1.特殊型態的花瓣
花是蘭花的觀賞重點部位,一般來說,蘭科植物會以香氣、花蜜及奇特的花型和花色來吸引昆蟲,達到授粉之目的,也因而造成蘭花演化出各式各樣的花型和花色。
雖然蘭科植物的花形形色色,但基本上是由三片花萼、三片花瓣及中間一個蕊柱組合而成的。外層三片花萼形狀相似,至於內層三片花瓣中,上側二片成對平行,稱側瓣,位於下側花瓣明顯和側瓣不同,稱為「唇瓣」或「舌瓣」,唇瓣具蜜腺可分泌蜜汁以吸引昆蟲沾採,以達授粉結精之目的。
2.雌雄合一的蕊柱
中間的蕊柱是雌蕊、雄蕊合一的構造,和一般花朵中雄蕊環繞著雌蕊的型態明顯不同,這是蘭科植物特有的結構,也是判別是否為蘭花的重點。蕊柱頂端有個花粉蓋,若掀開可以看到花粉塊,蕊柱的前端內側凹處則為雌蕊柱頭。這樣的特殊構造,讓本花無法自身授粉,得靠昆蟲當媒介,進而達成異花授粉的目的。
3.藉由昆蟲授粉
蘭花的蜜源就位在蕊柱底,蜜蜂或蛾等昆蟲需踏著唇瓣鑽入內部才能吸取花蜜,取蜜退出時必定抹擦到蕊柱,上身就會沾黏上花粉塊,等到這隻昆蟲鑽入下一朵蘭花取蜜時,就會將花粉花粉塊黏到蕊柱內側的雌蕊柱頭上,完成傳播花粉的任務。
4.量多卻不易發芽的種子
授粉後的蘭花會結蒴果,蒴果內會有數萬或百萬粒的種子,種子非常細小,用肉眼幾乎無法分辨,蒴果列開後,就會隨風或水流擴散。雖然蘭花種子數量非常多,不過因為蘭花種子沒有胚乳,需與蘭菌結合方得共生存活,所以大多數的種子都不會發芽。假設地球的環境都適合蘭花生長,那大概不用多久,地球就會被蘭花所包覆了。
5.根:與蘭菌共生
蘭科植物的根根粗大,且有明顯的根端,附生蘭的根呈圓柱狀,能攀附於岩石或樹幹上,地生蘭的根則比較細。根的外層有海綿質,由多層細胞所構成,稱為根被組織,附生蘭尤為顯著,根被可吸收貯存水分及礦物元素,並防止蒸散,具有防旱作用。
蘭根最為特殊的是與蘭菌共生,蘭根的根內與根外分布著蘭菌菌絲,蘭菌可以分解養分讓蘭花吸收,蘭菌則從蘭花得到碳水化合物及代謝物質,這樣的結合對彼此都有利,稱之為共生。一般移植野生蘭花時都會帶一些原有的介質,就是要連同蘭菌一併移植,讓共生系統維持。
5.莖:蘭花依其植株莖部生長發育型態,可分為單莖蘭及複莖蘭。
1.單莖蘭」(Monopodial Orchids)
即是植株的莖一直向上生長,不易產生分枝,這類的蘭花通常沒有假球莖,具有氣生根,種植時間愈久植株愈大,不過,有的種類生長較慢者,即使種植時間很久,植株也不至於過大。還有一些迷你種的蘭花,如蜘蛛 蘭、風蘭、鹿角蘭等,植株通常不超過10公分。一般單莖類蘭花的代表例如:蝴蝶蘭、萬代蘭、千代蘭。
2.「複莖蘭」(Sympodial Orchids)
即是植株的莖部生長至某程度或某時期便停止生長,然後再由基部長出新芽,如此週而復始,這類蘭花通常具有假球莖,植株種愈久,假球莖便愈多,可將假球莖分開來繁殖,即稱之為”分株繁殖法”,意思就是分開植株 的繁殖方式。這類的代表蘭花例如:文心蘭、嘉德麗亞蘭、石斛蘭、虎頭蘭。
6.葉:國蘭的葉藝
蘭花葉形依種類不同而有不同的樣態,有的細長如劍形,有的肥滿有如象耳(象耳蘭)。一般來說,不具假球莖的蘭科植物,其葉片會特化成儲水組織,因此多呈現肥厚狀態,以保存水分。在國蘭鑑賞上有所謂看葉勝看花,葉片是觀賞的重點之一,這樣的鑑賞角度形成了「葉藝」的學問,有人還專門培育各色條紋或斑點的品種,甚者奇特葉形品種還被視為奇珍,如「達摩」蘭花就曾有叫價百萬的紀錄。
參考資料
網路整理